2012/11/18

以形意結構的觀點談「媽媽手」和「腕隧道症候群」的調整方法

因為引發疼痛的病原點不同,所以解決手臂和手腕疼痛及功能障礙是一項挑戰。頸部神經被擠壓,胸廓出口症候群,胸小肌和喙突、斜角肌和胸肋骨之間的肌肉緊縮,手臂和手腕本身的直接性傷害,肩部旋轉套、手臂和手腕之間、骨盆和髖關節之間的結構錯置所造成的肌肉群張力失衡,都和手臂和手腕的疼痛有關。因此,評估手臂和手腕疼痛及功能障礙,要考慮上述原因。

臨床常見的手腕疼痛,腕管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和狹窄性腱鞘炎(俗稱媽媽手)在病理檢查時有不同的判斷方式(如圖)。腕隧道在掌面,這個隧道叫腕管,位於掌長肌之下,由四個可以觸摸得到的骨骼隆突所界定,靠近手腕近端的是豌豆骨,舟骨結節,靠近手腕遠端的是鉤骨鉤突和斜方骨結節,在腕管內有正中神經和屈指肌肌腱通過。通常屈肌肌腱腫脹和腕管狹窄,都可能壓迫正中神經,造成正中神經支配的區域,如:掌面之拇指、食指、中指,擴及無名指,發生刺痛感、麻木、無力等症狀,如果延誤治療,疼痛會擴及手臂和肩背,也可能造成手掌魚際肌肉萎縮,無法完全恢復功能的情形。

導致正中神經被壓迫的主要原因是:肌腱腫脹、腕管狹窄。而前兩者可能肇因於:月狀骨脫位、橈骨遠端骨折引起腫脹、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導致之滑膜炎、腕部之直接性傷害發炎。還有另一種情形是因為手術後固定角度不佳,和長期固定導致軟組織纖維化,造成管道狹窄。

至於引起媽媽手疼痛的腕道,則位於腕背面。腕背的管道一共有6條,有伸肌肌腱通過而到手部,其中在第I管道內通過的是外展拇長肌和伸拇短肌之肌腱。這兩條肌肉的工作是負責拇指的外展和伸直,由橈神經、C7支配。

當管道內之滑膜發炎而致管道開口變窄,使得這兩條肌腱移動時會發生疼痛;肌腱長時間多次往來於狹窄的腕道,摩擦增加,肌腱也會發炎,症狀就會加重,肌肉因過度使用,瞬間出力不當,也可能造成肌腱痙攣縮短變粗,反覆摩擦腕道致使滑膜發炎。

腕管症候群和狹窄性腱鞘炎也可能同時併發,處理的方法有一些不同。


一、檢查方法:(如圖)

(一)腕管症候群之檢查
請患者掌曲腕部,兩手背對背彎曲至最大角度,並維持此姿勢約一分鐘,如果發生手指刺痛感,則極可能得到腕管症候群。這種檢查方式稱為Phalen Test
(二)媽媽手之檢查

1. 指導病人握拳

2. 將拇指藏於其他四指內

3. 檢查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另一手將其腕部偏向其尺側。

如果患者做此動作時,在第I管道部位感到尖銳之疼痛,則表示極可能發生狹窄性腱鞘炎,這種檢查方式稱為Finkelstein Test。檢查時也可以請患者自己將腕部偏向尺側施力,因為患者自己清楚疼痛程度,會拿捏尺側彎曲的角度,較不會造成檢查時患者的緊張和不適。

二、形意結構的觀點和應用手法

以案例說明:

有一老婦人被診斷為「媽媽手」,經過9個月的復健治療未改善,已有兩位醫師建議其接受手術治療。

老婦人主訴:

1. 大拇指基部靠近手腕處出力時或活動時疼痛。

2. 手掌無法撐床,撐床感到大拇指基部和手腕轉折處劇痛,夜間睡覺會痛到醒來,清晨起床更痛。

3. 手腕無力。

4. 大拇指獨立外展動作因疼痛而不敢動。

5. 長期肩頸酸痛、膏肓痛。

6. 做家事時手指觸碰到東西會有觸電和疼痛感覺。

個案例因為不是初發作,而是治療數月未見好轉,建議暫時拋開病人告

知是何病名的迷思,先檢查病患身體結構是否失衡。原因是:

1. 是否因失衡在先,使得病患出現錯誤的工作姿勢,造成工作肌加速勞損。

2. 發病後因結構失衡,影響矯正復原的時間。

3. 病患是綜合症狀,非單一病因。

經初步問診及人體結構檢查後得到的訊息是:

老婦人有兩次跌落事故,一次從樓梯上像溜滑梯一樣跌坐在地,痛到無法起身,一次從椅子上跌坐。雖然是十幾年前發生的事,不過,此訊息透露老婦人的腰椎、薦椎、頸椎,尤其是尾骨必須注意,其骨盆右高左低,長期頸肩酸痛和膏肓痛,推測是導致媽媽手的主因。

依形意結構的理論,「凡是疼痛點就是高壓區,高壓區不是第一操作區,必須先從關聯區釋壓。」


建議大家依照下列程序操作:

(一) 調整骨盆高低位,採形姿自救法中的「跨膝調髂」(右腳)和「自由落體」(左腳)兩個動作,各做20次。(老婦人做過這兩個動作後,疼痛明顯減輕)

(二) 留意下述肌群:旋前圓肌、旋後圓肌,肱撓肌、後上鋸肌、後下鋸肌、大小圓肌、大小菱形肌、胸大肌、胸小肌、擴背肌、肩胛下肌、肱二頭肌長頭。

其中後上鋸肌、大小菱形肌和肱撓肌直接以劃肌手法操作。其他肌群以「扶腕拍肘」的方法,做出彈性。這個動作還可以同時放鬆薦椎神經(S2)所支配的下肢肌群,因為是對側作用,所以兩邊都要操作,能輔助調整骨盆高低位,以及增加手腕和肩部旋轉套的活動度。

(三) 肩關節開骨:減少神經路徑的壓迫,釋放關節腔內的壓力,增加旋轉套肌群的彈性,也是為了下一個程序「調頸椎」做先驅調整。

對於首次接觸或是不熟悉的病患,肩關節開骨容易與否,可檢測出此病患的頸椎在調整時的難易度和危險度。如果肩關節開骨有阻礙,必須再次檢查前兩個程序,不可貿然直接調頸椎。

(四) 調頸椎:先以「金雞食米」放鬆,再視病患狀況使用「引頸前瞻」或「地鼠撥土」手法調整錯置的椎體,如果病患是仰躺姿,可直接操作「地鼠撥土」這個手法對紓緩膏肓痛也有幫助。

(五) 調整頭顱骨冠狀縫區:

調整頭顱骨冠狀縫區:必須先以病患同身寸找到頸點、腰點和手腕點。先調左側再調右側,如果兩側的上顳線上騎嚴重,就必須先將上顳線做初步調整,再調整冠狀縫感覺區。


老婦人在經過上述調整後,肩頸緊痛和膏肓痛已舒緩,除了可以反覆操作手腕旋前、旋後和撐床的動作,拇指也能作外展的動作。最後,可以用網繃在手腕和姆指基部做簡易包紮,病患可以正常活動,但不建議立即增加勞動量。

病患返家後必須持續操作調整骨盆高低位的動作,老人家一天50次至80次,可分三次至四次操作,如晨起、午睡、晚睡前。因為人體肌癖一旦形成,須一段時間才能調整回來。


分子共振操作方法:

家屬也可以操作「分子共振法」協助患處的修復。不過,這個案例如果單純共振痛點效果較不理想,必須注意上述提及之肌群和結構點。(家屬曾告訴我,依據「哪裡痛就敲哪裡」的方式共振母親的痛點,似乎沒什麼效果,那是因為造成老婦人的腱鞘滑膜發炎的原因一直沒處理好,如果肌腱沒有腫脹,共振滑膜還是可以慢慢消炎的。因此,造成肌群縮短、沾黏的原因一定要先解決,所以,在此如果要用分子共振法,就必須採用結構點。)

整個操作過程,除了最後的簡易包紮,完全沒觸及手腕患處。
 

上述提及之手法,是結構療法中的專用手法,不過,大家仍可依自己研習過的各式療法參考上述建議處理。
 

老婦人做了一個星期的「跨膝調髂」和「自由落體」,骨盆高低差縮小,接著以調整骨盆平移旋轉的動作讓骨盆的角度更穩定。檢查骨盆是否有旋轉?往哪一個角度旋轉?可以將雙手搭在患者髂骨上緣腰際的肌群上,請患者做原地踏步的動作,哪一處肌肉僵硬?哪一處較用力?都可在患者踏步時以手的觸感診斷,老婦人是左腳踩地後右骨盆會逆時鐘方向旋轉(以立點為軸心,背為12,面為6),因此,仰躺時必須從左骨盆調整。這種調整方法雖簡單,卻可以增加手腕撐床時的力量,並且改善手指碰觸到物體時會有觸電的疼痛感覺。因此,改善骨盆旋轉的動作,患者必須天天做,一天至少要做10-20次。
 

另外,老婦人的手腕關節空間狹窄,肌腱和神經被擠壓,是因為過去復健時被固定太長的時間所造成的後遺症,這個問題在下一節手術後遺症一併討論。
 

如果要打開空間,除了使用開骨法外,患者也可以自己打開。操作的方法是:

患者仰躺,雙腳同時背曲,放鬆,蹠曲,放鬆,反覆三次,接著雙手和雙腳必須同時,雙手平舉身體兩側,背曲,放鬆,掌曲,放鬆。
 

老婦人在做過這個動作後,不但更能出力,腕關結骨骼相碰觸的感覺也消失了。

這個動作最好要做兩星期,每天10-20次,可在早起後和晚睡前,肌肉張力重新調節後,手腕手指就更靈活了。
 

有些病患在用手腕用力撐床時會在肱尺關節下方,出現定點疼痛,如果會分子共振,只要直接共振肱二頭肌的長頭,附著在盂上結節的部位即可解除。

 
 

手腕骨折固定手術後遺症

這個案例和腕管症候群有關,前文提及手術後因固定角度不佳,結構錯置,使管道狹窄,夾住穿行其內之肌腱,而限制了手指的屈曲動作。

老先生因為跌倒,用手撐地,造成左手腕舟狀骨和橈骨遠端骨折。手術固定後經過5個月,5指仍無法握拳,尤其是中指,而手腕因為活動時會疼痛,無法使力,所以一直戴著護腕,只有在晚上睡覺和洗澡時才會取下。
 

在此要再次提醒兩點:

1. 如果手術後復健時間拉長,而且發現有手術後遺症時,建議檢查患者的身體結構是否出現失衡的臨界現象。

2. 護腕在手術後初期2個月間可以戴著,正常情形下,60天足夠骨骼癒合,如果還有疼痛和功能障礙等症狀,應該再次檢查腕骨是否於手術固定期間錯置,橈尺關節、腕關節的相對位置是否在允許範圍內。因為,骨體骨折後,如果再加上結構錯置,易引起周邊組織發炎,身體在修復組織後所代謝的殘餘物質,會因為護腕的束縛而不易被清除,時間一長,易導致軟組織纖維化和沾黏現象,要再次使患處的結構歸位就比較困難了。
 

經診斷後,老先生的骨盆是右側高位,為了証明結構失衡會影響組織修復,我做了三個實驗讓老先生體驗。
 

這個實驗是採取坐姿

第一個:將護腕拿掉,握拳。

第二個:將左腳翹過右膝,握拳。

第三個:將左腳大腿平開,左腳踝架在右膝上,握拳。

結果,第一、二個實驗,老先生反覆幾次都無法緊握拳頭,可是第三個實驗,老先生不但立即握緊拳頭,連最嚴重的中指也一齊握緊了。
 

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恢復手部的功能,檢視調整人體結構的重要性可知。老先生的右側雖是高位,但右腳並不算長,可是左腳短了些,因此,建議直接增加左腳的長度。
 

此外,從老先生當天拍的X光片明顯看出:

1. 斜方骨、舟狀骨和橈骨出現錯置,因此,拿掉護腕,改以簡易彈繃二層固定。

2. 頸椎第567椎退化,神經孔狹窄,腰椎第5椎壓迫性變窄,第1234椎有骨刺,雖不是主要致病因,但說明腰椎不穩定容易採取代償姿勢,增加骨盆調整的難度。建議每天操作「跨膝調髂」(右腳30~50),「自由落體」(左腳70~100)、滾球一式(30~60)。老人家操作形姿自救法皆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循序漸進,只能做5下也沒關係,有做就一定有好處。
 

如果要用分子共振療法,可直接以病患的X光片做為載體,病患或家屬操作即可,前提是病患必須清楚X光片中記錄了哪些不正常的訊息,並且學會如何操作。這點不用擔心,請教能詳細為你解說X光片的專業人員,然後每天共振,次數不拘,每次10-30分鐘。如果知道結構點,而且剛好片子上也出現就更理想了。


本文作者:胡友寧
辰光理療中心負責人
中華形意結構推拿研究會教育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