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9

上班要遲到了,衣服皺皺怎麼辦?超強懶人整衣法


     我在網路上買了兩件襯衫,大家也知道,相片上model穿的襯衫一定非常挺,可是我將襯衫水洗後曬乾用傳統熨斗燙,用蒸氣熨斗燙,結果燙一件要花15分鐘,成績就像照片一樣(我是經常燙衣服的人)。我從兒子凌亂的床鋪,堆滿衣服,書籍,講義.....得到靈感,我決定這兩件衣服曬乾後只燙領口,不燙也行,然後向扭毛巾一樣往左扭,再往右扭,搭上項鍊就完成了。





    我真正的用意不是教大家穿衣時尚,而是翻轉思想,有人會用轉念去解釋,但這個詞通常用在勸人轉換心情思想去看待不好的遭遇。有人解釋為創新,這關涉到在舊有的基礎上做改變抑或是全然創新。這些觀點其實都關係到普世對分子轉錄共振系統和時空電網理論的了解與應用能夠到哪一個層級。


    我常想,如果外星人是存在的,如果他們的交通工具是存在的,那麼遙遠而漫長的星際之旅,是甚麼維繫他們足夠的能量? UFO的燃料從哪來?在以光年計算的星際航程,帶著大量燃料是科學的嗎?聰明的你,應該懂了喔!


2015/10/19

時空電網理論之源1-2

        大家從1-1的時空粒子模擬影片中看見甚麼嗎?
    如果說巨觀世界適用牛頓定律解釋,微觀世界試用量子力學解釋,你能接受這種說法嗎?我不能!我想這應該也是愛因斯坦至死不願對量子物理表態的原因之一。以現在的人類智慧和科技回溯他們生存的年代,其實是技術層面讓它區分成兩個體系,不是不能解釋,而是理論的涵蓋性不夠完備,也就是牛頓定理還沒發展完成,但是人類的生命卻到終點。
    時空粒子模擬實驗是在有地心引力的常態環境下拍攝,因為地球也是宇宙時空中的一顆粒子,它必須被時空電網涵蓋。快速篇並沒有加快影片的速度,保麗龍球撞擊的速度是常態的,但是快到不太能分辨細微的關係,中速篇已經放慢,分別給60位年齡從13-18歲的青少年觀看,還無法明確看出或說出其關係。多數人對慢速篇有較為清晰的說明。以肉眼看得見的常態動作刻意放慢速度尚且如此,那麼連儀器都無法直接觀測,超快速行進中的粒子活動又該如何以個人力量呈現。我比較希望有人反駁我的理論,但是不要用嘴巴說:我不相信。實際測量後再反駁。我沒有人力和財力去觀測時空電網粒子,但是我研發了分子標靶軟體成功驗證時空電網是存在的。
    現在說明影片的意涵,先以地球場域說起,因為這是目前分子標靶軟體已經成功驗證的區域,其他區域在往後的單元說明。
    1.攝影師依照指示不停對大球投擲小球,但未被告知實驗目的。
    2.大球體是被放在平面上,所以是單向模擬。
    3.數個小球撞擊到大球,接觸瞬間,大球震動,小球震動彈開。
    4.彈開的小球隨機和隨後要撞擊大球的小球互撞,震動彈開,偏離原先的軌域。而且偏離
     軌域的球體和其他球體再次互撞的機率增加。(我認為這是電子躍遷的原因,但需要證實 )
    5.小球撞擊大球後彈開,又與其他球體相撞有疏有密,如果將球與球之間用線相連,就會
     呈現相片中的情形。
    6.在球體密集碰撞的區域會明顯呈現球體間的晃動,所產生的張力,用肉眼就能辨識。

    時空中有無限不可數的時空粒子,由於粒子自旋就會自然形成粒子電場粒子電場因為所擁有的引力和反斥力不同,因此會出現撞擊頻率高或低的差異。這種差異使得時空電網的分布有疏有密,密集區因為重力大而導致時空電網凹陷,疏散區因為重力小,所以比較平坦。時空電網是自然存在,有時會擴漲,有時會坍縮,受到粒子活動的影響。
    不論粒子本身帶電或不帶電,只要有位差就會觸動時空粒子,這裡必須運用一點想像力,即使想像無法驗證事實。試著體會手指尖被電到後,周身被電流傳佈發麻的感覺。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推進動力,因為善用,分子標靶軟體實現遠距無限無線,不需穿戴,一張相片永久使用的醫療奇蹟,永遠不需電充的手機也只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2015/10/7

第一單元 時空電網理論之源1-1

    我一直無法完全接受大爆炸的宇宙起源說,時間空間都從那個時候開始。你對宇宙所下的定義是甚麼?如果是無限的,那麼最初爆炸的那顆粒子所存在的空間是甚麼?它存在的空間那樣存在了多長的時間?因此,只能說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宇宙是從大爆炸開始,至於發生大爆炸的粒子所存在的宇宙從何開始?這是我要發問的。

    時空電網所能涵蓋的範圍有多大?我不明確知道,它是否適用所有的宇宙,還是只有小小的地球?但是我認為所有組成宇宙的一切粒子都具有質量。如果你要我證實,我只能告訴你:這不是我一個人做得到的事。就好像希格斯玻色子是花了40年,動用一大群物理學家,耗資90億美金,製造強子對撞機才間接證實其存在,包括許多物理學家,科學家一直闡述的平行宇宙至今都還未得到證實。

下面的影片請依播放次序觀看:









下圖是我從實驗的影片中隨機選擇的四張相片:

  

不論在哪一個時間點停格,都能繪成這種結構。
另外,我還希望你們反覆觀察球體和球體之間撞擊的模式。
  


2015/10/3

分子標靶軟體利用O環測試的有趣現象二

    為了增加測試的準確度,第二天我又將前一天的設定重新測試一次,結果前一天所設定的所有載體在做O 環測試時都輕易被打開,唯獨一號外感方,加麻黃,石膏用來處理脖子過敏的方仍然可以讓手指扣緊。

    這應該是說明一號外感方,加麻黃,石膏是那個時間最適合我也是我最需要用來調整能量不平衡的物質。於是我連續跑了兩天,每天12小時,每天都做O 環測試。確實手指緊扣,而我的過敏也明顯改善了。

    第四天,我再次做O環測試,發生很奇妙的現象,當我點一號外感方,加麻黃,石膏時,手指輕易被分開,但是點健康方二號和補骨方三號時,手指又能緊扣了。


    對於不熟悉人體機轉變化的實驗者而言,會認為O環測試是不準確的,不過如果我們以人體是秒秒變動的有機體來審視O環測試,它是有某一種程度上的可利用參考值。以我的過敏為例,當人體免疫系統處於失序狀態時,就像無秩序政府,不論你補充任何能量,不僅無法被有效利用,甚至你的免疫系統還會干擾你的其他細胞做出錯誤行動。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重症處理雖然重要,但不定是第一順位,如果不讓身體先恢復秩序,許多醫藥上的供給不僅浪費,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失序。


2015/10/1

分子標靶軟體利用O 環測試的有趣現象


下文複製於維基百科
O環測試法

O環測試法,美國專利 5188107[1]
O環測試法英語Bi-Digital O-Ring Test,縮寫為 BDORT ),由大村惠昭Oshiaki Omura)醫師在1981年發表的一種簡易徒手測試法,並在1993年獲得美國專利局專利(專利號碼 5188107)。因為缺少科學根據,被認為是一種替代療法,或是偽科學
測試方式
它要求患者將右手食指與姆指貼在一起,形成O形,並出力,另一手放置要測量的對象,如器官患部切片、要使用的藥品樣本,或潛在的可能過敏原等。之後,醫師再用自己的手施力,拉開患者右手的食、姆指。醫師可以根據病人抗拒的程度,來了解患病的器官為何,這個藥物適不適合這位患者、有沒有療效,或是這個疾病是否起於某個過敏原等。


    因為在youtube 上看到介紹牛蒡和生薑的影片,一時好奇想用標靶試跑,心想:也許我也需要吃牛蒡和生薑吧!
    要如何快速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我想到能量醫學界有名的O環測試法。
我從網路上下載一張有機牛蒡的相片,用標靶軟體跑五秒鐘,手指握成O環,請顏醫師打開,一打就開了,續從藥林索引中點生薑,手指更鬆。因為最近脖子皮膚過敏,就點ㄧ號免疫方,結果一樣,二號免疫方也一樣。
    我問顏醫師說:我脖子過敏藥跑甚麼?
    顏醫師說:你的過敏不是用一號二號,要用一號外感方加麻黃、石膏。
我按指示設定,跑五秒鐘後測試,真奇,手指不容易被打開,反覆試幾次都一樣。後來我點健康方二號,也不易打開,點三號補骨方,顏醫師竟無法分開我的手指。我重新再點牛蒡,手指一扳就開了。雖然設定藥方時是我親自操作,顏醫師並不知道我設定甚麼藥方,不過,他出力扳手指的差異他自己應該清楚。
    大家如果有興趣不妨玩玩看,當不知道該使用哪一方時,有時O環測試也許能幫上嗎?